《红岩》
一、作者简介
杨益言,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,中共党员, 早年参加革命工作,后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。2017年逝世,享年92岁
罗广斌,重庆忠县人,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学生。1948年被捕,囚禁在渣滓洞、白公馆集
中营。
二、故事梗概
小说以解放前夕“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”敌我斗争为主线,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。全书通过三条斗争线索(集中营的狱中斗争、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、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),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,形成纷繁的斗争场面;同时又用川东地下党机关报《挺进报》的斗争情节把这三条斗争线索联结起来,汇聚到狱中斗争上,集中描写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,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。
三、优秀文摘
★死亡,对于一个革命者,是多么无用的威胁。
★她渐渐地又仿佛看见了雾海之外,有无数红旗在广阔的原野上招展,一眼望不尽的武装的农民,正出没在群山之间。
★人们垂着头,默哀着。庄严的歌声,渐渐在人丛中升起……胜利的花朵,在烈士的血泊中蓬勃开放。
★人生自古谁无死?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,那是无上的光荣!
四、推荐理由
享受让人精神颓靡,唯有艰辛锤炼才有钢铁一般的意志。巴金说过:“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,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。它教育我们,鼓励我们,要我们变得更好、更纯洁、更善良、对别人更有用,文学的目的是要人变得更好。”在《红岩》中,那些不畏惧烈火燃烧的战士,那些以革命为最崇高理想的英雄,正是我们所值得敬佩、值得学习的楷模。
五、优秀书评
★《红岩》是从“身体”入手,阐释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“身体”的痛感如何成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。
★牺牲,不是为了信仰,而是为了拯救。
★一次次的参观渣滓洞,这里发生过一些荡气回肠的故事,青山处处埋有忠骨,这里的的确确有为信仰而死的人。失败膏黄土,成功济苍生,他们的英魂,永留歌乐山。
六、主题思想
小小的一间牢房,囚禁着他们,无情的刑具摧残着他们的身体,不用深刻地去了解他们在牢房里的每时每刻的煎熬,单单从这些诗里面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煎熬,同时又是决不屈服的革命意志,以及为广大中华儿女付出的无畏精神,让我们知道尽管能够无情折磨他们的肉体,但绝不会摧毁他们的意志。向革命烈士致敬!